精准资助资助育人

资助育人丨第三期我的勤助故事:舒展的青春,诗意与盛放

发布时间:2023-05-12 14:59   点击数:


【编者按】这是一名22级的同学发来的勤工助学故事分享。她刚进入大学迷茫围绕,试着尝试寻找勤工助学岗位。在工图找到勤工助学岗位后,沉浸于工作中,虽然时间是周六和周日的休息时间,却乐此不疲。工图的勤工助学的岗位成了这位同学另一个心灵“归宿地”,0.5倍的生活中,书籍与她相伴、改变着她。

(生活照 作者供图)

上学期在图书馆时,有时看到有学生在值班或者整理书架,我意识到可能是在勤工助学,再加上个人支出确实窘迫,便开始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这学期伊始,就看到学生资助的网站上发布了许多招聘信息。但是很遗憾,由于课程较多,基本从周一到周五的每个上午、下午、晚上都有课,而勤工要求富余工作日的两个半天,时间有些不吻合,只能放弃,一边想着再看看、再等等,抱着希望,一边又感觉有心无力。

感觉命运总是如此的巧合,在我基本觉得与之无缘的时候,图书馆的招聘信息出现了。那是工学分管在招聘流通阅览的岗位,而最让我欣喜的是,它没有“两个半天”的要求,我们完全可以用学业之余的时间来完成,当我看到这则信息的时候,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就是它了。所以,即使这个岗位设在遥远的隔湖相望的工学部,我还是迫不及待地电话报名。怀着期待到工学分馆204向老师了解详细信息并确定工作时间。最终,我的工作时间确定了,是在周六晚上,周日的下午和晚上。

我满怀期待,而这份期待,或许来自于初中高中时对大学图书馆浓厚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向往,或许来自于能通过自己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一些的憧憬,或许来自于对我与各式各样的书籍碰撞能产生奇妙反应的未知性和无限性。

我的工作时间有一大部分是在夜晚,夜晚静谧而祥和,我乐在其中。我记得第一次的任务是整理书架。在一楼,在与摆着精巧的木工的支点空间小屋相连的一个大大的借阅区里,我在那里工作。这的书架很高,比医学分馆的书架高很多,很神奇的给我一种和丛林一样的神秘感,或许是因为那里灯光暗一些的缘故吧。而高高的排排的书架间,有蒲团在地上,有人盘腿坐上,手捧书本,神色从容悠然。

(在图书馆整理书籍 作者供图)

我在整理书籍,抚过行行书籍,像是抚过它们的寸寸脊梁,感受纹理与脉络。有些书的名字和它本身一样吸引人,引发求知与探索的渴望。工作几次之后,慢慢的熟悉不同类型的书的大致分布。而惊喜不仅在于发现一本想要读的书,更在于“这本书,我曾是见过的”,就在医学分馆里,“又见面了,兄弟。” 我总感觉在这样的空间里,我会成为一个更加诗意与浪漫的人,精神的原野会因它而无比广阔。这些静静躺在这里的书,静静地陪伴我,改变我。

整理书架,之后是上书,因而感受到分类与索引的精妙,名目繁琐却有恰到好处不差一分一毫。贴标,重复而单一的工作更考验人的耐性,锻炼不厌其烦的对某一事物保持高度的热忱。工图的老师总是细致而耐心,给人带来归属感。先在一楼,后来是在三楼和五楼,看着夜晚明净的窗户里自己的身影,在另一种结合自习桌的空间里,在图书馆各种不同的角落,发现美好。

或许是,学医太苦,需要修心?在图书馆工作的时光成为难得的放松时间。这是与平日里截然不同的0.5倍速的生活,带来轻松愉悦与美的享受。22:30结束后,从文澜门出,沿着东湖,或慢慢地走,或优哉游哉地骑单车回医学部。是独处,却全然不寂寞。

(骑车返回医学部 作者供图)

虽然才刚刚工作几个月,但是初来学校时的些许自卑与茫然早已不见踪影,我仿佛已能看见平静而遥远的将来。用费尔南多·佩索阿《惶然录》的一句话来讲,“我不折不扣与他们雷同,但在这个雷同的后面,我偷偷把星星散布于自己个人的天空,在那里创在我的无限”。

(备注:文字略有删减)